何炳钦 男,1955年9月出生,江西婺源人。198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。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、教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、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、享受国务院“政府特殊津贴”专家、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、江西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、景德镇高岭陶艺学会副会长。何教授的陶瓷艺术作品给人最为直观的印象是造型简约、大方,装饰典雅、清秀。作品多取材自然界中的小鸟、小花和小草,刻意表现自然界的谐和、温馨的情调和生命的活力;作品采用图案化的装饰形式,利用图案中夸张、变形与变异等手法,给人以严谨、隽永、精致之感;作品多用淡雅的低纯度色调,给人一种清新,雅致、柔和的色彩美感。1989年《三羊尊》获“全国工艺美术展”金奖。1990年《苍》等分别获“第四届全国陶瓷展评”金、银、铜奖五项。1994年《春潮》获“第五届全国陶瓷展评”铜奖。1997年《萌》获“第二回亚洲工艺大展”特别奖;作品《宋韵》、《牧歌》入选《中国现代美术全集·陶瓷》卷;为《中国现代美术全集·陶瓷》卷撰写评介文章;作品《春之秀》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。2000年,《夏韵》获“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” 金奖。2002年《泥条构造》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“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”。《夏之菊》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。2003年《古风》入选“中法友好看——中国现代陶艺展”;《泥条构造》组合入选“第十届全国美展”。2004年《泥条构造之硕果》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“中国当代艺术陶艺家作品之双年展”。作为全国惟一的陶瓷艺术高等学府的学者,他承担着这一领域前卫性的研究工作,作为这一学科惟一的学科带头人,他在学术理论上的研究和在陶瓷艺术方面的创新更是肩负重任。而今,他把现代陶艺的理论研究作为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,先后编著出版陶瓷艺术方面的箸作四部,出版个人画册一部,还为国家重点出版工程“中国美术全集陶瓷卷”编写评价文章近百篇。他通过对现代陶艺理论研究,创作了一批新观念的陶艺作品和环境壁画,从他近年的创作可以看到,他的作品在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基础上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,不仅表现出一种新艺术理念,而且还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气息。近期,他创作的作品“泥条”系列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首届“华艺杯”工艺美术大奖赛现代陶艺类金奖。2002年被中国陶瓷学会推荐为全国第七届陶瓷艺术展评会讦委,并获此届讦委特别奖。纵观何炳钦的彩色刻花综合装饰作品在工艺技法上,利用现代化学工业研发的成果,多重颜色套用,突破了宋代传承至今单一青釉刻花装饰的局限,大大推进了刻花装饰艺术的发展。此外,他还灵活的运用了陶瓷装饰中的喷花、堆花、绞泥贴花的工艺技法,借鉴吸取了民间剪纸,木刻年画,皮影、石雕等姐妹艺术的精华,加上器皿造型的奇特设计,亚光釉、珍珠釉的得当运用等等。这一切一切就象一群诡异的精灵,围绕何炳钦每每选定的主题,呼之即出,挥之即舞,当人们惊叹不已,拍手称绝时,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精品也由此诞生了。《东方瑰宝与东方之子》——祝君波